实验室与韩国仁荷大学自然科学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5年8月19日,韩国仁荷大学代表团访问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双方正式签署了《海洋科学领域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在海洋科学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重点涵盖联合科研、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方面,旨在共同推进海洋科学的国际协作与持续发展。
 
韩国仁荷大学自然科学学院与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署《海洋科学领域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的优势科研平台具体开展以下合作内容:联合开展海洋环境科学研究;建立海洋数据共享机制;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人才交流项目。合作将由双方海洋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牵头推进:仁荷大学的京畿–仁川海洋发展中心(Gyeonggi-Incheon Sea Grant Center,韩国海洋水产部指定)与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担相关任务。
 
双方出席签约仪式人员
 
  近年来,韩国仁荷大学持续加强其海洋科学研究能力,依托国家海洋水产部的人才培养项目及韩国海洋科学技术振兴院支持的海洋发展中心建设,不断拓展其研究与服务能力。随着即将成立的“海洋与渔业人工智能融合研究中心”的推进,仁荷大学也将在AI与数字孪生海洋技术方面进一步发力。实验室长期以来在海洋科学,尤其是数字孪生海洋建模与数值模拟方向具有显著研究优势。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华东师范大学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仁荷大学海洋发展中心主任禹承范(Prof. Seungbeom Woo)教授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本次合作将为两校学生与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学术发展平台,仁荷大学将以此为契机,依托即将成立的AI融合研究中心,进一步拓展全球海洋科研网络,为中韩两国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韩国仁荷大学海洋发展中心主任禹承范(Prof. Seungbeom Woo)教授发言
 
  8月19日至20日上午,韩国仁荷大学禹承范教授课题组与实验室葛建忠研究员课题组围绕海岸动力过程与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多场专题研讨,涵盖海洋动力模型、泥沙输运、生态系统建模、风浪流耦合机制以及观测数据同化等方向。本次研讨内容广泛、交流充分,展现了双方在海洋环境数值模拟领域的研究积累与互补优势。通过此次面对面的学术互动,双方在多个共同关注的科学议题上达成初步共识,表达了在模型联合开发、典型案例合作分析、青年科研人员交流与联合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的意愿,为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韩国仁荷大学禹承范教授课题组与实验室葛建忠研究员课题组进行技术研讨
 
  此外,代表团和实验室师生还前往上海南汇嘴观海公园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南汇嘴地处长江入海口南岸,是典型的河口三角洲环境区域,具有重要的地貌演变与海岸动力学研究价值。代表团在现场重点了解了潮汐作用、泥沙输运、岸线演化及生态修复等内容,并就河口治理与生态保护议题与我校科研人员展开深入交流。参观过程中,代表团还远眺了洋山近海海域的海上风电场群,并对我国近年来在海上风电开发、绿色能源转型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实验室科研人员介绍了海上风电项目在复杂海洋动力条件下的布局优化、单桩基础冲刷演化以及风–浪–流耦合模拟等研究进展,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在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估和数字孪生仿真方面的最新应用。
 
  代表团对风能资源评估、风电结构设计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就可再生海洋能源开发与环境评估等方向的未来合作展开了初步探讨。此次实地考察为今后双方在风电驱动下的泥沙动力模拟、生态监测及多尺度耦合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韩国仁荷大学代表团与实验室师生考察南汇嘴观海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