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夏令营共设有7个小组:泥沙组、沉积组、生态一组、生态二组、化学组、遥感组、微塑料组。每组配备1-2名专业导师,通过小组学习和在各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实验,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河口海岸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伴随着台风“丹娜丝”二次登录,本次夏令营的野外调查环节也充满着未知与挑战。原计划上午出发的野外调查因天气原因延期。7月8日中午,在各组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上海南汇嘴潮滩,顺利完成了本次调查。
本次野外调查的地点是由三航局参建的上海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西起芦潮港水闸、东至南汇东滩四期大堤修复岸线长达17.05公里,项目的建设不仅为上海临港绿色发展打下基础,更成为落实国家蓝碳战略的“中交样板”。
上海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和三航局的工作人员对海岸线的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介绍,主要通过“顶嵌块石+坝顶开槽”技术、投放牡蛎贝壳构建起的蜂窝状礁石、切断互花米草种源、根系扩散路径等智慧修复方式对荒滩进行治理,解决了上海临港海岸带消浪坝损坏、滨海湿地生境退化、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三重”危机。如今,临港海岸线生态栈道如长龙盘卧,棱藨草与芦苇摇曳,黄苇鳽振翅掠过水面,正蜕变为万物栖居的蓝绿家园。
随后,各个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同步作业,确保在有限的最佳作业窗口期内高效完成采样工作。本次调查区域覆盖了临港新片区典型的海岸断面,包括淤泥质潮滩、近岸水域以及部分人工护岸。
野外采样环节结束后,各小组将回到实验室完成后续分析工作。夏令营第二天活动到此结束,各小组的分析工作还在继续,第三天,各小组将为我们呈现精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