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智慧,聚焦绿色韧性生态海岸未来——第一届海岸生态防护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年6月18-2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崇明生态研究院、中交四航院、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未来地球海岸、上海市水利学会、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和长江三角洲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一届海岸生态防护国际研讨会(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system-Based Coastal Defence)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比利时、英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的124位专家学者,围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防护研究及应用开展深入交流与跨学科对话。
 
参会人员合照
 
01 以生态为本,回应时代挑战
  本次研讨会的设立,瞄准海岸带生态屏障建设国家需求,源于共同的科学与应用问题:在气候变化与沿海开发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提升海岸防护能力,实现减灾、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正如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彭忠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动工程与生态融合,为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防护系统,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探索科学前沿,探究缓解和解决方案。”
 
大会组委会主席彭忠研究员致开幕辞
 
02 顶尖专家齐聚,打造高水平国际交流 
  本届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新西兰、德国等国家与地区近40个科研院所,涵盖海岸工程、生态学、水动力学、地貌学、环境政策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会议期间,共举行4场主旨报告、60个口头报告、1场专题讨论会及野外考察,全面呈现了海岸生态防护的学术前沿与工程实践。
 
  会议特别邀请了多位本学科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
 
Heidi Nepf 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植物水动力学与环境流体力学研究领军人物
报告名称:Vegetation Hydrodynamics for Climat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Ian Townend 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海岸地貌演化与风险管理领域权威
报告名称:Some reflections of the road to Ecosystem-Based Coastal Defense
 
Stijn Temmerman 教授|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盐沼系统与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国际专家
报告名称: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estuarine problems: examples from the low countries, Belgium & the Netherlands
 
Giovanni Coco 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潮滩生物地貌学国际专家
报告名称:Uncertainty in Coastal Biomorphodynamics
 
Qing He 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水沙动力地貌专家
报告名称:Changjiang Delta in the Anthropocene: sediment regime shift and management challenges
 
03 搭建平台,凝聚共识
  会议最后一日举行了专题圆桌讨论。在广泛交流与高质量讨论基础上,会议集体凝练出当前海岸生态防护领域需优先突破的八大关键科技问题,内容涵盖生态系统功能与极端事件下的防护效能、恢复格局优化与生态系统构建策略、生态系统波浪耗散能力的跨尺度评估方法、数字化与跨学科支撑下的综合防护体系等方面。这一成果拟择期正式发布,将作为我国在该领域推动前沿科学与工程落地的重要指导议题。组织方也计划倡议推动建立一个国际性合作网络,持续推动海岸生态防护的联合研究、数据共享与试点落地。
 
04 实地考察,连接理论与现场
  会议还组织了前往洋山深水港、南汇新城海滩、南汇嘴观海公园及南汇东滩湿地的实地调研,考察区域包括深水港口、人工堤坝、生态修复地带等多类型海岸工程与生态系统融合场景。与会代表围绕港口选址逻辑、海岸演变趋势、生态缓冲带布局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代表在洋山深水港实地调查
 
05 未来展望:打造多学科、多场景、多尺度的海岸生态防护体系
  本次会议不仅推动了全球学者对海岸生态防护的共识构建,更为未来跨学科合作与数字化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牵头形成科技问题报告、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并计划举办系列后续研讨,为实现韧性、安全、可持续的生态海岸提供中国方案与全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