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和爱思唯尔交流座谈会在重点实验室召开

  3月25日下午,爱思唯尔(Elsevier)全球期刊高级副总裁Peter Harrison、期刊战略合作总监周文漪、材料科学出版总监白洁、出版学术合作主管王巍、海洋科学期刊出版人孙海燕、植物与环境学期刊出版人何冰津、化学工程期刊出版人高影君、社会科学期刊出版人蒋楚杰一行访问了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与爱思唯尔的交流座谈会。
 
  本次会议的代表成员包括来自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部分Elsevier期刊编委会成员,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tatis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Anthropocene Coasts的代表。
 
 
  交流座谈会现场照片
 
  本次会议三方就进一步深化期刊合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交流座谈会由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李秀珍研究员主持,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何青致欢迎辞,并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情况。
 
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何青致欢迎辞
 
  Peter Harrison先生介绍了爱思唯尔的基本情况,回顾了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历程,表示双方可以携手构建更长效的合作机制、创办高质量学术期刊。海洋科学期刊出版人孙海燕在发言中提到,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家在Elsevier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近5年有68%的成果发表在Q1期刊上(Top 25%),目前有约30人次在Elsevier期刊担任主编、副主编,更多老师担任编委。
 
 
爱思唯尔全球期刊高级副总裁Peter Harrison回顾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历程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曼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建设方面的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并对爱思唯尔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她表达了对未来双方在创办新期刊等领域持续合作的期待,希望华东师范大学期刊在推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王曼副院长分享华东师范大学高水平国际期刊建设成果
 
  在交流讨论环节,上海市闵行区科委科创推进科科长张凯介绍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大零号湾”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支持通过共建、合作、委托等形式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落地开展实体化运营。期待华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推进国际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贡献师大力量。
 
上海市闵行区科委科创推进科科长张凯介绍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相关政策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各学院的多位爱思唯尔期刊主编、编委就细化高水平期刊定义、提升服务质量与审稿系统多平台便捷化操作、提升期刊影响因子、认可审稿人贡献等方面给出建议。华东师范大学期刊代表就期刊创办、运营与爱思唯尔交换意见。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经院士建议就各方共同关心的学术方向及热点议题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培训班,进一步深化合作。
 
 
  此次会议为爱思唯尔、闵行区科委、华东师范大学三方后续的深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方一致认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重点深化高质量学术期刊建设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学术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华东师范大学科研水平和国际声誉、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
 
部分参会人员合照
 
  交流座谈会前,李秀珍研究员带领Peter Harrison一行参观了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
 
代表团一行参观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