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日下午,筹备已久的《河口海岸学》课程野外实践顺利拉开序幕。由4位教师、3名高年级研究生和39名2022级新生组成的实践队伍,于13时左右顺利抵达奉贤区海湾镇的杭州湾北岸海滩,展开第二课堂实践内容。
了解背景,明确研究目标。首先,课程带队老师戴志军教授为同学们概述了海岸的发展历史,海塘的建造过程、目的和人类影响,强调了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将要分析岸线的进退及相关地质变化情况等内容。
强化内容,着眼取样方向。接下来,另一位授课教师童春富副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在受潮汐和径流的共同作用下,盐沼湿地的形成过程、生物群落特征、海滩目前的生态状况,以及需要采样和分析的内容。
分组学习,谨遵安全第一。分组实践之前,各位老师还着重强调了野外实践的安全问题,必须做到提前准备、谨守潮汐时刻、结伴而行、保持联系和保证人生安全第一。随后39名同学在带队老师和高年级同学们的带领下,分为7个小组,开展了与专业相关的课题采样调查活动。
第一组的同学们对互花米草滩涂区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第二组及第七组的同学们采集了奉贤海滩的沉积物,第三组同学将对互花米草生物量进行相关分析,第四组及第五组的同学们采集了海水样本进行实验,第六组的同学们将分析奉贤潮滩的植被分布特征。
2个小时后,各小组都完成了本组的采样和调查任务,带着满意的样品返程进行室内实验分析。本次实践课是2022级研究生入学以来的第一次集体野外采样,让学们在书本内容学习的同时,更好地、更及时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这不仅是一门课程实践,更是同学们开启科研之路时的一次宝贵实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