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85场精彩报告!第20届河口与近海物理过程国际研讨会在沪开幕

  10月24-28日,第20届河口与近海物理过程国际研讨会(Physics of Estuaries and Coastal Seas,PECS2022)在中国上海和澳大利亚珀斯同步召开。会议收到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家150余个摘要,围绕河口与近海动力过程主题,展开为期5天的广泛深入研讨和交流。

上海珀斯,同频共振

  会议主席何青教授致欢迎辞,本届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主要议题包括:河口与近海动力过程的理论、观测与数值模拟;河口海岸泥沙运动力学与沉积地貌演变;河口海岸动力学过程与环境生态效应;全球变化下的河口海岸系统演变趋势;其它与河口近海动力学相关的议题等。按照PECS传统,会议不设置分会场,全程包括85个口头报告、49个展板报告,分别安排了16个专题讨论。

会议主席何青教授致欢迎辞

  会议聚焦国际前沿河口与近海物理过程热题,响应PECS“深入专注”的主旋律,除了5天口头报告外,还设置两场海报专场和野外考察,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多样化沟通平台,参会者热烈交流和讨论了河口动力、河口锋面、近海生态动力学、沉积过程和地貌动力等多学科议题。


精彩报告瞬间

  河口与近海物理过程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78年首次召开以来,举办地横跨6大洲12国。会议主题专业聚焦度高,专业领军者参会者众,在国际学术同行中具有很高声誉。PECS会议始终坚持以河口和近海的物理过程为中心议题,旨在促进河口与近海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最新学术成果,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下,形成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绽放出新的科学成果。该会议上一次在中国举办是1986年,为中国带来了与世界河口与近海研究的第一次深度接触。时隔36年后再次在中国举办,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河口海岸及近海研究与世界的交流和互动。


学习探讨促提升,交流互动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