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morphology: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海岸带地貌演化与古文明发展的缩影

原创 刘演 孙千里 潮新社 6月28日

Title: Holocene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and the Neolithic occupation in South Hangzhou Bay, China

Authors: Yan Liu, Lanjie Deng, Jin He, Xiaoshuang Zhao, Huimin Wang, Dan Feng, Jing Chen, Maotian Li, Qianli Sun*
图1 研究区位置

  全新世以来,在气候趋暖的背景下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形成于末次冰期的下切河谷被海水淹没,经由河口湾演变为浅海环境。随着中全新世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被输送至河口地区,促使了全球范围内三角洲的广泛发育,成为海岸带地区文明发展的摇篮。值得注意的是,各大三角洲形成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约8000-6000 cal yr BP),且地貌差异性演化在单个三角洲内同样存在,而人类文明出现在三角洲的时间也呈现出较大差别。以我国东部的杭州湾南翼地区为例,全新世以来该区见证了以“上山文化-跨湖桥/井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从山间盆地向滨海平原迁移的新石器文化序列,忠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发展及其与海岸带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过程。因此,过去几年中我们团队选择了杭州湾南翼地区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并回顾了该区域已有的地质和考古记录。利用已有的资料重新建立统一的年代框架,试图系统地总结杭州湾南翼地区全新世海平面变化-地貌演化与文明发展的内在联系。

图2 基于钻孔揭示的杭州湾南翼主要区域全新世地层框架。I-萧山;II-绍兴;III-慈溪;IV-姚江谷地;V-宁奉平原

  研究结果表明,1)杭州湾南翼全新世地貌演化是漫长的、多因素共同影响的过程,不仅受到海洋、河流动力控制,而且受控于地形继承性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相叠加的共同作用。杭州湾古岸线位置自早中全新世以来随着海平面快速上升而迅速后退,约8000 cal yr BP前后海侵达到最大范围,众多现今的丘陵成为孤岛点缀于广阔的杭州湾内。

  2)8000-7600 cal yr BP,因海平面上升减缓且河流沉积物大量输入,在杭州湾顶部的跨湖桥地区和宁绍平原中部的姚江谷地率先成陆。前者得益于钱塘江的淡水输入形成优越的淡水湿地环境,率先成为海岸带稻作农业的摇篮;而姚江谷地独特的半封闭地形有利于沉积物快速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52-138 km2/100yr),并在7000-5000 cal yr BP期间成为以稻作农业为特征的河姆渡文化中心。在此期间,杭州湾南翼的钻孔和遗址证据表明绍兴、慈溪、宁奉平原等地还未完全成陆,主要表现为沼泽湿地的地貌类型。

  3)距今5000年以来,杭州湾南翼的岸线增长速率降至中全新世以来最低水平 (17-21 km2/100yr )。受限于此,杭州湾南翼遗址数量并未出现显著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数百个良渚文化遗址遍布于广阔杭州湾北翼的太湖流域,这可能与当时太湖流域的快速成陆有关。

  4)距今2500年以来,受益于更多的沉积物输入,杭州湾南翼岸线快速向海推进。尤其是距今1000年来在当地政府围垦造陆的政策影响下,岸线推进、平原进积达到了空前的速率 (142-1717 km2/100yr),创造了更多的耕地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全新世杭州湾南翼人类文明发展过程诠释了人类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演化机制,揭示了海岸带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重要特征。

图3 杭州湾千年尺度南翼岸线演化与陆地增长速率

  该论文于近期发表于Geomorphology,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演副研究员和孙千里研究员。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1007, 42071110, 41671199, 41620104004),973计划(2015CB953804)和南京地调中心(DD20190043)项目的联合资助。

潮新社公众号是“潮新论坛”的信息发布平台,希望为海洋科学、地理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进展和科研趣事的宣传提供一个便捷渠道。
排版:刘世昊;校验: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