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峰课题组在硫循环化学领域再获殊荣

       近期,Aldrichimica Acta邀请中国知名化学研究者基于当今有机合成化学新兴研究趋势撰写深度综述,推出中国特刊(Chemistry in China Special Issue)。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双聘教授姜雪峰作为四位受邀学者之一,在此特刊发表深度综述文章“Recent Advances in Sulfuration Chemistry Enabled by Bunte Salts”,对含硫无机盐向含硫有机物转化和应用进行了系统性介绍。
       Bunte盐是指烷基及芳基取代的硫代硫酸钠盐(Na2S2O3),最早由德国化学家Hans Bunte报道并确认其结构,该类化合物制备简单、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几乎无气味。其中SO3部分具有吸电子特性,可防止另一个S原子对过渡金属催化剂毒化,因而也可在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中得到应用,可用于合成硫醚、含硫杂环、硫代磷酸酯等多类化合物。
       该综述重点梳理了Bunte盐最新的在反应转化中的应用,对于硫醚的合成,按照不同底物参与反应时化学键的活化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C-X、C-N、C-O、C-C、C-H键断裂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Bunte盐在合成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硫代磷酸酯及金属纳米颗粒中的广泛应用。
       Aldrichimica Acta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发刊至今已有50多年。该期刊通常邀请化学科研领域世界级领衔专家撰写前沿学科综述,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
       近日,姜雪峰教授也收到来自中美华人有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 (CAPA, Chinese-American Chemistry & Chemical Biology Professors Association)的通知,被CAPA奖委员会推荐为2020年CAPA杰出学者奖获得者,以表彰其在化学领域的杰出成就。CAPA杰出学者奖每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在化学及化学生物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华人科学家,通常中国获奖者每年仅产生一名。
       姜雪峰教授主要从事“硫循环”化学的研究。与此同时,近期又在塑料光降解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为应对亟待解决的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与李道季教授密切合作开展塑料和微塑料高效降解及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同时全面建立海洋绿色化学研究模型。另外,由于河口、近海及大洋海底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问题是国际海洋研究的前沿与难点之一,李道季与姜雪峰协同创新在此方面获得了可喜的突破。姜雪峰教授是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霍英东”基金,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青年岗位能手”、“科技启明星”。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亚洲联合化学会“Rising Stars Lectureship Award”,德国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日本ACP Lectureship Award。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均相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青委会委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化学试剂》副主编,《化学教育》编委,《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欧洲有机化学》的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Wiley旗下期刊《Heteroatom Chemistry》和《Journal of Sulfur Chemistry》编委,Taylor旗下期刊《Phosphorus Sulfur Silicon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编委。IUPAC元素周期表青年科学家“硫元素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