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源到三角洲:长江泥沙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启示意义

       2019年7月13日,国际地学顶级期刊《地球科学评论》(Earth-Science Reviews)在线发表了题为“From the headwater to the delta: A synthesis of the basin-scale sediment load regim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的研究成果。此项成果由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磊城副研究员领衔,联合国内外知名学者合作完成。


 
       河流入海泥沙通量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对河口及近海的地貌演变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世界上大部分河流的泥沙通量呈现显著减小的趋势。以我国的长江为例,在流域内水土保持和大坝建设下进入河口的泥沙通量已经显著减小,由此引起关于长江河口三角洲侵蚀的关注。关于长江水沙通量变化及原因已有众多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是还缺少从整个流域的视角对泥沙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的整体把握。本研究收集了从江源直门达站到进入河口的大通站的干流和大小支流的年均水沙通量数据,全面系统的给出了1950-2017年间干支流沿程的泥沙通量变化特征,分析了自然和人类多重因素对流域产沙和河流输沙的影响,认识到上游出口断面的宜昌站和流域出口的大通站的泥沙通量分别减少97%和74%。通过对不同河段的泥沙收支概算,揭示了不同河段从河流淤积到冲刷的转变特征,尤其是三峡大坝下游河道由相对均衡转态转变为剧烈侵蚀,由此提供了中下游河道泥沙的沿程恢复。本研究还指出整个河流系统内的泥沙连续性和源汇特征的转变,包括上游产沙和水库滞沙,形成内部的源汇系统;中下游湖泊和干流冲刷重新补充了进入河口的泥沙,由此引起泥沙组成及相应化学性质的改变。本研究集成了已有研究的主要成果,同时提出了以往研究相对薄弱的方面,包括上游滑坡和泥石流供沙的影响、水库群的长期拦沙效应、中下游河湖关系调整、河流和三角洲地貌调整及尺度特征等关键问题。


1956-1985和2013-2017两个时段长江水系的泥沙通量变化示意图(文中图8)
 
Guo Leicheng, Su Ni, Ian Townend, Wang Zheng Bing, Zhu Chunyan, Zhang Yuning, Wang Xianye, He Qing, 2019. From the headwater to the delta: A synthesis of the basin-scale sediment load regim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arth-Science Review 197, 102900, doi.org/10.1016/j.earscirev.2019.102900.
原文链接:https:// doi.org/10.1016/j.earscirev.2019.1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