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Cs在渤海,黄海,东海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在环境示踪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调查了东中国海(包括东海、黄海和渤海)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137Cs的空间分布,结合沉积速率数据和相关流域中137Cs的土壤储量数据,构建了东海、黄海和渤海中137Cs的质量平衡。
 
 



研究发现,西北太平洋输入是东中国海中137Cs s的主要来源,是河流及大气输入之和的5倍之多,这些137Cs s通过边界清除效应埋藏于沉积物中。137Cs在水体中的剖面分布表明,黑潮次表层水的上涌是137Cs进入东中国海的主要机制,并可以影响到长江口临近海域。因此,本研究提出137Cs可以作为示踪东中国海水团运动和混合的示踪剂。同时,文章还指出,137Cs在东海和黄海的表观半衰期分别为15.1和7.7年。

 
此外,表层沉积物中137Cs活度与平均粒径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137Cs可以用来示踪东中国海的泥沙输运过程。

相关成果已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张福乐,通讯作者为紫江青年学者王锦龙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