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三角洲与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中国海洋学会海岸河口分会是两个国家一级学会下属分会,依托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设立。2019年9月19-21日,由其主办的“大河三角洲与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召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暨海岸河口分会理事长、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主任高抒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作会议背景介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鹿化煜教授致欢迎辞,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院长何青教授应邀出席,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海岸海洋科学系系主任高建华教授主持。会议共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鲁东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二和三海洋研究所以及英国卡迪夫大学、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等国内外50余家涉海研究机构的350余名代表参加。
 

       海岸河口区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地区,也是自然环境脆弱和敏感区域。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海岸河口地区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未来地球海岸(Future Earth Coasts)”国际研究计划更是提出了河口海岸蓝图重绘的战略。我国的粤港澳、杭州湾和环渤海等大湾区均与大河三角洲结合,区域地貌环境稳定性较低、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湿地和海湾生态系统修复压力大,亟需提出应对策略。本次会议主题为“大河三角洲与大湾区的自然过程、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效应”,南京大学王颖院士、厦门大学李炎教授、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潘存鸿教授级高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春在研究员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讲座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潘顺琪教授等五位专家以“关于陆海过渡带-河口与三角洲的思索”、“海岸系统适应的的阻抗匹配原理”、“钱塘江河口治理与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气候变化对台风的影响”和“台风影响下的中国沿海极端波浪和风暴潮的研究”为题作大会特邀报告,反响热烈。
 

       分组报告环节上,与会代表围绕“大河三角洲与大湾区河口海岸系统转换、极端事件应当与蓝图重绘”、“大河三角洲与大湾区海岸河口波流边界层及泥沙输运过程”、“三角洲与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生态过程与动力地貌的耦合”、“大河三角洲与大湾区河海系统源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与环境效应”、“人类活动影响下大河三角洲与大湾区泥质海岸地貌演化与地层记录”等五个专题,通过口头报告和展板充分交流最新成果,分享观点,自由讨论,积极为我国海岸河口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会议得到了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等单位的联合承办支持。我校河口海岸人积极参会,发表观点,校紫江特聘讲座教授潘顺琪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和分会场特邀报告,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守业教授、唐丹玲教授作分会场特邀报告,汪亚平、贾建军、陈静、郭磊城、刘演、冯志轩、周亮、魏稳等人及多名研究生积极参会交流,充分利用学会分会平台,扩大了我室的学术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形成了上佳的学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