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由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会主办的河口海岸研究生沙龙之大师系列讲堂001号讲座顺利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B101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国际泥沙研究领域知名专家、现任世界泥沙研究会主席、清华大学的王兆印教授,主题为:黄河2000年来治理方略之争——束水攻沙还是宽河滞沙。讲座吸引了我院室及其他院系的众多师生,报告厅座无虚席。
这次报告由我院研会主席梅亚萍同学主持。在主持人的简短介绍之后,王兆印教授开始了精彩的报告。报告主要有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桀骜不驯的黄河”,介绍了黄河的起源、上游严重的土壤侵蚀、黄河的决溢和改道。在第二部分“两千年来的治黄方略之争”中,历史上一直存在两种治理黄河方略,到底是“宽河滞沙”还是“束水攻沙”好,王教授一一梳理并做了总结:历史证明束水攻沙只有短期效果,可用于局部,而宽河滞沙则具有长治久安的效果。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黄河目前存在的新问题:水资源的匮乏、河流地貌的改变以及造陆变侵蚀,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略。第四部分的主角是三门峡工程,尽管三门峡工程在选址、评估泥沙以及安置移民等方面存在错误,但在黄河调水调沙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三门峡未来的命运如何?以及淤积趋势怎样?王兆印教授为我们做了精彩阐述。
报告进入现场提问环节,老师们就大家关心的黄河高含沙水流、减沙条件下未来是否有必要宽河滞沙、黄河三角洲受到的影响等问题与王教授做了交流,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在黄河入海泥沙对长江口北部影响、异重流的观测手段、河流弹塑性是否存在中间状态、长江航道治理会否借鉴黄河经验等方面提出问题,都得到了王教授耐心的一一解答。最后当主持人宣布“由于时间关系报告到此结束”时,大家再次以热烈掌声感谢王兆印教授的精彩报告,许多同学仍然意犹未尽,留下继续向王教授请教。
王兆印教授的报告在我院师生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我院室浓郁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生们表现出的专业素养也给王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河口大师讲堂001讲座顺利举行,以及今后我院将举办的研究生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将继续为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及全校的师生提供交换思想的平台,增进参与者间的交往联系,进一步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学术思维和学术习惯。
王兆印教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