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长江日报|六年前还是一片冰如今成湖泊——北极考察队员证实:冰川一年退缩5米

 
北极地区的斯瓦尔巴群岛冰川融化加剧,饥饿的北极熊更加难以觅食 东方IC供图
朱卓毅在峡湾海洋调查现场
冰川融化成溪水流经冰碛石  朱卓毅供图
         近日,新华社消息称,作为北极的冰山一角,长期覆盖厚冰,通常夏天都不化的“最后冰区”——格陵兰岛北岸海域,在暖风和北半球热浪作用下,今年两次破裂,冰块随风漂走,出现开阔水域,令科学家感到“恐怖”。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连线到在北极考察的队员朱卓毅,这是他第五次踏上北极。“包括最近的北极地区气温达32℃的报道,是确有其事。”朱卓毅说,“北极(或者泛北极地区)早已开始变暖加速,冰川退缩是公认的事实。我之前所在的朗伊尔城,今年温度也高于往年。”他说,2012年去看到的一片冰川现在已变成了湖泊。
        一年退缩约5米,曾经冰川现为水
        朱卓毅工作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海洋化学研究,包括极地冰川融水及峡湾的有机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研究。
        他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我国的北极考察分两种,一种是随行雪龙号,与此相对应的,是在陆地上、岛屿上、黄河站的北极考察,一般叫做年度北极考察。”第五次踏上北极,此次朱卓毅作为“2018年中国北极黄河站度夏考察(中俄合作项目)”成员,于7月19日开启了三个星期的科考征程。
        在与俄罗斯和挪威冰川学家一同考察北冰洋上的斯瓦尔巴群岛冰川时,朱卓毅发现:“冰川前沿,可见明显的退缩。”
        5赴北极,朱卓毅感受最深的就是冰川退缩。“每年都有消退,每次几米左右”,他说:“从2012年到2018年比较,可以看到冰川有明显的退缩,地貌差异特别明显。比方说,2012年还是冰川的位置,现在变成了河流、湖泊、水洼,露出了土地,地面开始出现苔原地貌,裸露出岩石和沙地、冰碛石。”
        由于约有8小时时差加上信号问题,与朱卓毅的联系一直断断续续。8月10日深夜,他发给长江日报记者两张“风景照”,是在北极峡湾科考现场拍摄。“照片是我们刚刚勘探时拍的,这里以前全是冰川,现在只能看到山峰和一条棕黄色的小溪了。据当地冰川专家估计,这里的冰川一年退缩5米。”朱卓毅说,“时间再长,这里可能会长苔藓、草。”
        改变原因很多,人类活动是主因
        朱卓毅主要研究冰川在融化过程中,冰川融水以及峡湾里面海水有机质的成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可能的反馈机制。
        他向长江日报记者展示了一张温度图,“这张图是朗伊尔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到朗伊尔今年温度比往年要高。”朱卓毅介绍,朗伊尔城市是全球最北小镇,地处北纬78度,距离北极点只有1300公里。
        据介绍,朗伊尔城边上的峡湾以往在2月份能结1米厚的冰,而今年却没有。近年来,这里的春天来得更早,覆盖在路上的冰雪也比往年提前两周化掉。数据显示,在过去连续的81个月,朗伊尔城的实际气温都高于正常气温水平。
       “近40年来,北极海冰快速减退是地球表面发生的最显著变化之一。”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海冰组组长雷瑞波也表示,截至7月31日,今年北冰洋海冰的覆盖范围达到了1979年以来的第四低值。
       “改变原因很多很复杂,人类活动是主要因素。”朱卓毅说,“全球升温不均匀,其中以北极升温幅度全球最剧烈。北极圈在升温上承受着放大效应,也使其成为我们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绝佳天然实验室。”
        全球变暖在冬天更值得关注
        从8月9日起,朱卓毅就进入了北极圈,每天乘坐小艇穿梭在冰天雪地里考察。晚上住在岸上宾馆里,在临时实验室过滤水样和处理样品。“走到冰川前沿去采水样,最晚到深夜12点才回到实验室进行处理,最后把样品带回国在国内实验室分析。”
       朱卓毅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船舱内的暖风很足,大家只穿着一件毛衣或者帽衫就已足够,但走出船舱则是寒风刺骨。乘艇出去考察冰川,就必须穿上防寒服,全副武装,戴上围巾、帽子、手套。”朱卓毅说。“北极有什么最新变化,要等样品拿回国分析完之后,拿到数据才能有进一步的发现。”
      “我想借你们给公众科普一个概念。”朱卓毅说,“全球变暖的话题似乎只有在夏天才会得到一些关注。但事实上不应该忽视年平均温度的升高。在不少地方,冬季升温更明显(不一定是北极,全球范围而言)。它更隐秘,似乎让人觉得更舒服(没那么冷了),但危害可能更大。”
    长江日报记者 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