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应对转型中的河口三角洲”项目启动会及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该项目是由中国科技部(MOST)和荷兰皇家科学院(KNAW)联合发起的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意在确立中国与荷兰长期的科学战略合作关系。
本次合作项目的主题是“应对转型中的河口三角洲(Coping with Deltas in Transition)”,通过中荷双方联合攻关,旨在揭示河口三角洲转型的特征、过程和机制,预测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这是我校自2004年开展中荷合作项目第一期以来,在“中荷战略科学联盟计划”框架下,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竞争,连续获得滚动资助的第三期(PSA III)。该项目由我校牵头主持,何青教授是项目中方负责人,WANG Zheng Bing教授是荷方负责人。中方项目合作单位为清华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是荷方项目牵头单位,荷兰皇家海洋研究院(NIOZ)和三角洲研究院(Deltares) 为参与单位。
启动会议开幕式由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抒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教授,国际交流处处长周云轩教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副校长Peter Wieringa教授,中荷双方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研究骨干、学生等出席。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教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副校长Peter Wieringa教授、荷兰王国驻沪总领馆副总领事Onny Jalink女士、清华大学林斌良教授、Deltares的Dirk-Jan Walstra博士、NIOZ代表Tom Ysebaert教授等先后致辞,表达了对中荷合作项目的肯定和支持。
中荷双方就项目的实施工作进行了研讨和交流,项目启动会议前Dirk-Jan Walstra、Han Winterwerp和Stefan Anrninkhof做了学术报告,分别介绍了Delft3D模型在模拟三角洲地貌和地层演变中的新进展、人类疏浚和围垦等导致的河口系统反馈和响应、沙质海岸的近底和遥感观测研究。之后项目组围绕项目建议书中的四个主要子课题开展了主题演讲和讨论,并就项目工作重点、研究任务分工、合作交流方式等进行了磋商。会后,部分参会人员赴崇明东滩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我校在潮滩水沙地貌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开展的研究,为联合野外观测和研究合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