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海外青年科学家论坛海洋科学分论坛的通知

一、论坛简介
  为加强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与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的交流和合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举办2017海外青年科学家论坛海洋科学分论坛,通过学术报告、交流研讨与实地参观,增进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对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和海洋科学学科的了解,并为学科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提供平台。
 
二、日程安排
  时间:2017年6月29-30日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三、报名条件
  从事河口海岸学或海洋科学研究,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博士学位,具有连续3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成果特别突出的海外博士可突破工作年限要求),在所从事的学科前沿领域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
  已获得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机构正式的教学科研职位,在所从事学科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力。< >学校为受邀的参会者提供往返机票(来自欧美地区的受邀者,往返旅费最高报销1.2万元人民币/人;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受邀者,最高报销0.6万元/人;国内受邀者,按国家相关财务规定予以报销),并统一安排论坛期间的免费食宿。
 
四、学校及实验室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坐落于上海,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秉承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等前身学校“自强不息”、“格致诚正”的精神和学思结合、中外汇通的传统,追求“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大学理想,正朝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稳步迈进,力争在2020年左右进入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拥有教育学、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含培育)学科,2个上海市高峰学科,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据汤森路透“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最新数据显示,在ESI统计的22个学科中,我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数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已进入全球前1%。
  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教育部和上海市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等。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重镇,学校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2个上海市高校智库。
  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万人计划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近150余人,拥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13个。
  此外,学校还拥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现有22所附属中小学和2所幼儿园。
  华东师范大学网址:http://www.ecnu.edu.cn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陈吉余院士等前辈学者创建的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动力地貌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验室于1989年启动筹建,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
  河口、海岸是地球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广袤地带。从全球范围来看,海岸带,尤其是大型河流的河口区域,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所在。本实验室的使命,是探索河口、海岸系统行为和演化历史及其控制机理,用以解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生态、灾害、人地关系问题。二十多年来,实验室致力于建设一支瞄准国际学科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跨学科研究队伍。在保持动力沉积、动力地貌特色的同时,实验室注重地球科学与环境、生命科学的融合,注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分析和定量模拟,注重问题导向的理工文协同创新研究。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河口海岸学科体系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离不开国内外同行的共同努力,我们竭诚欢迎世界和国内各地同行和学生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实验室网址:http://www.sklec.ecnu.edu.cn/
 
五、联系方式
  即日起,有意参加论坛的优秀人才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于5月31日前提交简历、科研成果列表等相关材料,文件以“青年学者论坛+姓名”命名。收到材料后,学院将会根据申请材料进行遴选并对入选者发出参会邀请。
  联系人:江老师   
  电  话:021-62232887
  邮  箱:rczp@sklec.e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