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Bellerby教授在Nature子刊发表特邀评论文章

 
        2月28日,我室Richard Bellerby教授在学术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气候变化》)发表特邀评论文章Oceanography: Ocean acidification without borders(《海洋酸化无边界》)。该文章是Bellerby应Nature Climate Change邀请,对该期刊刊发的Increase in Acidifying Water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予以的评论文章。
       Bellerby在文章中指出,海洋碳酸盐系统正在变化,由于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海洋酸化。现在,重复观察结果表明,北冰洋酸化的速度和程度通过北太平洋输入的增加而变快变强。大气中的碳排放持续增加,促进二氧化碳向海洋转移。随后在海水中积累和重组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溶解态无机碳增加,以及海水pH和碳酸钙的矿物饱和状态减少。北冰洋的冷水具有较低的缓冲二氧化碳增加的能力,因此,每单位二氧化碳增加所导致的海洋酸化程度比温带和热带海洋水更大。海洋酸化将影响重要的北极物种的生存,从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功能和多样性。
         Bellerby强调,海洋整体性观测具有巨大价值。北冰洋是研究最少的地区之一,与历史数据缺乏、研究成本高、冰盖覆盖导致无法进入以及对一些地区实行封闭式政策等有关。所以我们必须在国际范围内协调北冰洋研究,以支持和协调海洋酸化的持续观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对该区域的全方位统筹管理,促进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安全保障。。
       Nature Climate Change影响因子高达17.184,属Nature子刊。该期刊出版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经济、政治影响的研究文章,范围涵盖物理学、社会科学,以及综合跨学科领域。主题包含大气科学、有机化学、能源、生态、经济学、海洋学等。
 
 
Richard Bellerby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特邀评论文章Oceanography: Ocean acidification without borders
 
 
        作为“全球海洋酸化观测网络”(Global Ocean Acidification-Observing Network,GOA-ON)的首席科学家,Bellerby致力于促进全球时空尺度海洋酸化的数据共享和整合研究,在全球变化和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和威望。今年春节前夕,Bellerby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外国专家春节座谈会”和国家外专局组织的“外国专家建言座谈会”,并在会上提出中国在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服务等研究领域成果丰厚,但大多孤立运作,国家层面需要进一步鼓励跨学科研究,完善数据整合储存和共享机制,以进一步优化沿海生态系统资源结构和完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制定与管理方法。
         2015年,Richard Bellerby教授担任中挪近海与海岸联合研究中心(SKLEC-NIVA Centre for M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主任,为学校的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凭借其学术国际影响力,通过举办会议和作报告形式,累计邀请了40余名国内优秀学者和来自11个国家的24名外国专家前来我校访问,其中包括皇家挪威驻北京大使馆的科技参赞和卑尔根大学副校长,也促进了中挪友好关系。学术方面共发表100多篇论文,包括近两年的4篇,并在投Nature子刊2篇,H-指数(每篇论文至少被引用了H次的H篇文章)高达32,Researchgate指数高达37.49。Bellerby多次在挪威内阁和政府部门演讲,已成为挪威在国家层面上促进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研究发展的中流砥柱,他表示,也希望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做出贡献。Bellerby曾在沪举办海洋日科普活动,并接受《解放日报》专访,为大众科普海洋酸化知识。
       此前,Bellerby曾任挪威水研究所科研负责人,卑尔根大学研究员、教授,在SCAR 国际组织(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 海洋酸化行动组和AMAP (北极监测与评估计划) 海洋酸化工作组中都担任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