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小美博士参与完成的论文近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

  近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论文“在中国许昌发现的更新世晚期古老型人类头骨(Late Pleistocene archaic human crania from Xuchang, China)”。我室助理研究员年小美参与了论文的编写。
 
河南灵井遗址发现的许昌人1号(右侧)和2号(左侧)头骨化石(吴秀杰供图)
 
  在学界一直有一个“猜想”——“许昌人”很可能代表着华北地区早期现代人的直接祖先。通过地层对比、动物群组成分析及光释光测年等多种方法的综合研究,许昌人类化石的年代被确定为10.5-12.5万年前。他们是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目前还无法将其归入任何已知的古老型类群之中。这项研究标志着我国学者在人类演化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性成果。
 
许昌人头骨顶面观及其与直立人、早期现代人对比(吴秀杰供图)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立了光释光实验室,志在解决河口海岸等复杂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年代。年小美博士,主要承担此项科研工作中的测年工作,她说:“光释光技术是最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绝对测年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种矿物应用在光释光测量中,分别为石英和长石,可以应用于多种沉积物的测年中。通过对许昌灵井古人类遗址点石英样品进行7种测量方法的比较,以及钾长石样品的测量,确定了‘许昌人’的年龄为 10.5-12.5万年。年小美解释说,“开始时,我们尝试利用石英信号的7种测试方法进行测量,但石英信号或已经饱和,或不能满足测试条件,超出了石英矿物的测年范围,因此,我们又利用了长石信号的两种测试程序进行测量,准确地测量了许昌人遗址的年代。这是光释光技术在中国古人类考古研究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
 
 
新闻及图片来源:
新民晚报∣3月4日 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