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沙通量下降中人类活动和气候要素影响的定量分离

       河流通量变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正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与气候要素交织使河流通量变化更趋复杂,正确区分不同因子的影响是揭示河流通量变化机制、制定流域管理对策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以长江为例,通过过程分析和模型构建,尝试将建坝、水土保持工程、引用水等主要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流域降水、气温等变化的影响进行定量分离。结果显示:三峡工程运行后的10年(2003−2012)与此前的50多年(1950−2002)相比,长江入海径流量(大通站)下降7%,下降量中的约70%归因于降水减少,约6%归因于三峡水库,15%归因于水土保持,9%归因于其它新建水库。三峡工程运行后的10年中入海泥沙通量的下降(与工程前10年相比)中约65%来自三峡大坝拦沙,14%来自降水减少,水土保持和其它新建水库各占约10%,引水的影响约占1%;而在1968年丹江水库修建以来入海泥沙通量的累计下降中,三峡工程的影响约占30%,其它众多水库约占57%,水土保持和降水减少分别约占6%和5%。这项研究表明,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后出现的环境变化不能简单地全部归因于该工程的影响,应该进行多因子的综合评估。
长江入海水沙通量下降(三峡工程运行后10年相对于工程前阶段)中各种因子的相对影响(%): (A)对径流量下降的相对影响;(B) 对输沙率下降的相对影响
相关成果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全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