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2015年 11月20-22 日(周五 -周日) 周日)
会议地点:广州市 中山大学南校区
联合主办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 科学与技术 研究中心
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 科学与技术 研究中心 、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 验室 定于 20 15年 11 月 20 -22 日在广州召开 “珠江河口三角洲 ‘动力 -沉积 -地 貌’跨尺度 问题 研讨会 ”。
中国的河口海岸学 自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特别是国家的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创业、 积极探索、学术积累和实践检验 ,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 方面 均取得了瞩目的进展。 我国河口海岸学主要奠基人 陈吉余院士提出 了‘动力 -沉积 -地貌 ’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和科学实践,指导和影响了我国数代的科学工作者,并且在国际河口海岸科学领域中成为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研究方向 。随着河口海岸科学 研究领域的拓宽, 方法与手段改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研究领域的拓宽, 以及与国际同行的广泛合作交流, 近年来我国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为了推进河口海岸学 科的发展,在学科专家建议和支持下,决定召开多尺度视野下珠江河口三角洲“动力 -沉积 -地貌 ”科学讨论会 ”,邀请 河口海岸学、 河口海岸学、海洋学、地质学及地理学及相关科工作者会聚广州,围绕议主题做术报告和自由 探讨,促进河口海岸学科专家学者的交流及相关单位团体的联系。
我们希望这是一次既有明确主题,同时具有高度开放性,能够激发不学术思想碰撞 的学术会议,“动力 -沉积 -地貌”涉及多学科 的交叉与融合,而多学科的本质之一是跨尺度问题, 跨尺度问题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横断学科之一。
珠江河口三角洲不仅在中国,而且世界上也是富有特色的河口三角洲,它早期的科学研究带有传奇色彩。本次会议重点区域是珠江 河口三角洲,但它也具有河口三角洲的共性,比较研究往启发新学术思想和方法。
研讨会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1)末次冰期特别是末次海侵盛期以来河口三角洲沉积地层及长周期演变规律与数值模拟;(2)器测时期河口三角洲地貌发育规律与长期预测研究;(3)河口海岸水动力与泥沙输移过程;(4)河口海岸数值模拟与监测技术;(5)河口海岸学中跨尺度问题和方法;(6)河口海岸重大工程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
鉴于上述宗旨,会议将安排自由讨论环节,对作为多学科交集的河口三角洲研究的性质、内容、方法、历史、现状和未来等作一般性 、前瞻性和开放式的自由讨论。热忱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将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带到议交流碰撞。
热忱欢迎国内外河口海岸学、海洋学、地理质、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专家者围绕研讨会议题,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撰写论文进行学术交流。会后如能组织足够优秀论文,拟联系在相关学术刊物出版“珠江河口三角洲”特辑。论文摘要请于2015年7月31日前,e-mail发给会务组秘书处。会议语言为中文。有关研讨会召开的 其他具体事宜将在第二轮通知公示 。
研讨会筹备组
二 O一五 年三月十八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