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室(院)陈中原教授领衔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2年3月30日在上海市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我室(院)陈中原,王张华,李茂田,陈静,韦桃源等人完成的“长江河流-三角洲地貌环境演变: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项目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河流—三角洲地貌环境演化是当前国际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开展该区域内河流水文地貌冲淤变化、“源-汇”搬运以及人与自然互动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陈中原教授及其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河流-三角洲现代过程以及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环境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建立了首张高精度三峡大坝合拢前重庆-河口ADCP底床纵向剖面图、流速剖面图以及宜昌-河口沉积物分布图;揭示了流域近百年季风降雨输沙规律,构建了建坝前后流域-河口定量输沙模型,提出了建坝前后流域沉积物“源-汇”输移转化模式;揭示了“建坝-拦沙-固硅”与河口营养盐结构变化及其与赤潮种群变化之间的关系;创新性地建立了海平面上升-三角洲地貌演化-稻米起源的理论,将我国东部沿海稻米起源时间往前推进约1千年;建立了新石器遗址迁移路径与海平面控制下的地貌演变关联。该项目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91篇,被SCIE收录47篇,论文被Science、Nature等SCI刊物他引469次。陈中原教授多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作特邀报告,并成功主办了长江河流三角洲系列国际地貌学大会,在国际地学著名刊物Geomorphology和ECSS主编专辑3本,有力推动了我国与国际地貌学界的学术交流。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河流、三角洲地貌学的发展以及推动全球变化区域相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完成人介绍:

  陈中原 教授,本项目的主要学术带头人,课题设计负责人。曾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持系列长江河流-三角洲地貌环境演变国内外重点研究项目;主持系列长江河流三角洲国际会议;主编相关Special Issue;指导组内论文撰写。

  王张华 教授,本项目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曾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协助主持系列长江河流三角洲国际会议;多次协助完成河口-水下三角洲野外钻孔工作。

  李茂田 工程师,本项目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协助主持系列长江河流三角洲国际会议;多次协助和带领课题组长江-河口野外工作,ADP等调查测试。

  陈 静 副教授,本项目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协助主持系列长江河流三角洲国际会议;多次协助和带领课题组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野外工作,ADP等调查测试。

  韦桃源 师资博士后,本项目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协助主持系列长江河流三角洲国际会议;多次协助和带领课题组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野外工作,ADP等调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