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室2013年中荷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圆满落幕

  为促进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扩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相关院校中的影响力,提高实验室研究生生源质量,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13年河口海岸学中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于2013年7月28日至31日在我校举行。 

  本次夏令营共收到国内高校同学申请158份,经过严格选拔,最终共有来自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河海大学等全国二十多所“985”、“211”知名院校的39名优秀大学生参加。

  7月28日上午,夏令营在河口海岸大楼东201会议室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营仪式。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志斌教授、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云轩主任、王正兵教授以及张卫国教授、施华宏教授、杜金洲教授、何青教授出席了开营仪式。李志斌院长和周云轩主任分别向营员们介绍了华东师大和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李志斌院长还着重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体系。随后,我室研究生代表王锦龙同学和营员代表、来自武汉大学的武启辉同学也分别发言。

    在接下来的学术报告环节,王正兵教授、张卫国教授、施华宏教授、杜金洲教授和何青教授分别作了“SKLEC - Dutch cooperation”、“流域环境变化的河口沉积记录”、“碧海蓝天,我们共同守护”、“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化”、“港口航道工程与泥沙问题”的学术报告,作为分管实验室研究生教育的副主任,何青教授还介绍了实验室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他们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报告及之后的座谈环节,向同学们初步展示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

 开营仪式合影

  在接下来的安排中,参观实验室、与在读研究生座谈等活动帮助营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室科研、师资、研究生培养等各方面的了解;参观洋山深水港、长江河口科技馆、崇明东滩等野外活动,则通过具体实物让营员们更加全面和直观地认识河口海岸学以及它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这几天的夏令营进程中,重点实验室的“国际化”给各位同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开营仪式上李志斌院长介绍华东师大的“兼容并蓄、开放办学”、周云轩主任介绍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以及王正兵教授关于中荷合作的报告、何青教授关于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的介绍,特别是参观洋山深水港一天的活动,中国和荷兰同学在乘车、参观、欢迎晚宴等各个环节中充分交流沟通,不少同学将“国际交流”作为本次夏令营活动最成功的地方,这也成为本次夏令营的最大亮点。

    为期4天的夏令营于31日的崇明东滩湿地考察后结束,虽然夏令营期间正值上海极端高温天气,由于专业原因经常需要同学们在野外暴晒一个多小时,但也因此使大家对实验室研究领域和方向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实验室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科研环境也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不少同学表示非常愿意通过保送或报考的方式前来实验室继续深造学习。

    今年是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年承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在2011年和2012年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中,都有相当比例通过推免或参加入学考试的方式来实验室继续深造。而此次2013年夏令营不仅扩大了营员规模,营员所在高校的范围也有所拓宽,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在国内相关院校中的影响力,为实验室选拔优秀本科生攻读2014级研究生做好了准备。

中荷同学在洋山深水港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