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学会2013学术年会”第四分会场“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3年9月2日-3日,以“美丽海洋•蓝色梦想”为主题的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第四分会场“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2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会场主要以口头报告和展板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交流,共有25个口头报告和13个展板。中国海洋学会河口海岸分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丁平兴教授及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李炎教授、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徐丛亮高工和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辉副教授主持了本场研讨会。来自河口海岸科学领域的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做了多场精彩的报告。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李炎教授作了题为“浅滩、沙波与水波:相互作用与平衡”的报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朱茂旭教授作了题为“胶州湾沉积物中有机硫来源及成因机制的研究”的报告。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于连生研究员作了题为“潜入式激光粒度仪”的报告。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冯旭文研究员作了题为“百年来长江口富营养化和缺氧的沉积记录”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戴志军教授作了题为“长江口北槽近期动力地貌演变模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的报告。

       本场研讨会也给在读的研究生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来自1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有10位研究生做了口头学术报告。研究生的报告围绕本场研讨会的主题,分别从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沉积环境、动力地貌、水沙动力及新技术在河口海岸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习与交流。

       “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反映了我国河口海岸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也促进了国内各河口海岸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河口海岸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河口海岸研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