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博士生及论文
学位论文题目 | 学位论文关键词 | 作者 | 导师 | 编写时间 |
---|---|---|---|---|
中国东部季地区次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 | 东部季风, 生态系统, 鸟类群学, 研究 | 胡 伟 | 陆健健 | 2002 |
河口湿地生态演替及其干扰研究,以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为例 | 河口湿地, , 干扰研究 | 何文珊 | 陆健健 | 2002 |
长江钱塘江来水对舟山海域水质作用的研究 | 长江, 钱塘江, 舟山海域, 水质作用, 研究 | 姚炎明 | 陈吉余 | 2002 |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 | 潮滩沉积物磁学研究 | 张卫国 | 俞立中 | 2001 |
近海海洋水色遥感机理及其应用 | 近海海洋, 遥感机理, 应用 | 李四海 | 恽才兴 | 2001 |
长江河口生源要素通量研究 | 长江河口, 生源要素, 通量研究 | 刘新成 | 沈焕庭 | 2001 |
嚣测时期以来长江河口泥沙冲淤及其入海通量研究 | 河口泥沙, 入海通量研究 | 吴华林 | 沈焕庭 | 2001 |
河口潮滩湿地底栖动物 群的生态学研究 | 潮滩湿地, 底栖动物, 生态学研究 | 袁兴中 | 陆健健 | 2001 |
滩涂湿地泥螺的空间分布重金属积累特征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 | 泥螺, 重金属积累, 空间分布 | 叶属锋 | 陆健健 | 2001 |
河口泥沙通量研究 | 河口泥沙, 通量研究 | 吴加学 | 沈焕庭 | 2000 |
大型拦海工程后人工海湾内的冲淤演变 | 拦海工程, 人工海湾, 冲淤演变 | 张 华 | 虞志英 | 2000 |
废弃河口三角洲的地貌演变过程及趋势 | 废弃河口, 三角洲, 地貌演变, 趋势 | 孟庆海 | 虞志英 | 2000 |
长江河口低盐度河段化学要素多特征的研究 | 长江河口, 低盐度, 化学要素, 多相性特征 | 陈启明 | 陈吉余 | 2000 |
长江河口部分化学要素跃变现象的理论机制研究 | 长江河口, 化学要素, 机制研究 | 李 军 | 陈吉余 | 2000 |
海岸带可持续利用与综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 海岸带, 可续继利用, 综合管理, 研究 | 马淑燕 | 刘巷字 | 1999 |
浅水湖沼的悬浮物和磷迁移 | 浅水湖沼, 悬浮物, 磷迁移 | 张 琛 | 沈焕庭 | 1999 |
珠江三角洲网河型水道河床演变研究 | 珠江, 三角洲网, 水道河床, 研究 | 扬清书 | 沈焕庭 | 1999 |
杭州湾北部水域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杭洲湾北部, 污染物, 输移, 数值分析 | 何 青 | 恽才兴 | 1998 |
长江河口悬浮体的有机特性及其动力沉积和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 长江河口, 有机特征, 动力沉积, 生物地球 | 李道季 | 陈吉余 | 1998 |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综合管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海岸带, 可持继发展, 综合管理, 技术研究 | 刘 欣 | 恽才兴 | 1997 |
琼州海峡南岸中部海岸演变研究 | 琼州海峡, 海岸演变 | 龚文平 | 王宝灿 | 1997 |
南汇嘴附近水域沉积动力学综合研究与泥沙通道分析 | 南汇嘴, 水域沉积, 动力学, 通道分析 | 赵建华 | 陈吉余 | 1996 |
峡道效应研究以舟山群岛地区峡道为例 | 峡道效应, 舟山群岛 | 蒋国俊 | 陈吉余 | 1996 |
长江河口的盐水入侵规律及数学模型研究 | 长江河口, 盐水入侵, 数学模型 | 肖成猷 | 沈焕庭 | 1995 |
长江河口三角洲的发育演变及其对邻近海域的影响 | 长江河口, 三角洲, , 发育演变, 邻近海域, 影响 | 徐 刚 | 陈吉余 | 1995 |
开敞型淤泥质海岸冲淤演变规律及模式的探讨 | 淤泥质海岸, 冲淤演变, 模式, 探讨 | 樊社军 | 虞志英 | 1993 |
长江河口污染物时空分布模式及其动力沉积学响应研究 | 长江河口, 污染物, 沉积化学, 响应研究 | 林卫青 | 陈吉余 | 1993 |
上海淤泥质潮滩沉积及滩面冲淤趋势 | 上海淤泥质, 潮滩沉积, 滩面冲淤 | 徐 元 | 陈吉余 | 1993 |
杭州湾北岸岸滩演变的时空结构及其突变研究 | 杭州湾, 岸滩演变, 突变研究 | 龙胜平 | 陈吉余 | 1993 |
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 | 海平面, 上升, 影响 | 陈沈良 | 陈吉余 | 1992 |